查看原文
其他

岐黄薪火 第13期 | 唐军:勤求古训 慧知所藏

唐 军

主任中医师,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脑病科主任,重庆市第五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冠肺炎重庆市中医专家组成员,中国援巴勒斯坦抗疫专家组成员,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重庆市首批中医高级人才,重庆市第三届优秀青年中医,重庆市中医院名中医,大渝网第八届“重庆名医”,第五批全国师带徒王辉武教授学术继承人,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负责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重大专项2项,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卫建委省部级科研8项,主编参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专利4项。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副会长,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专委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医卒中联盟秘书长,重庆市中医卒中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神志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渊源

岐黄薪火

唐军主任学术思想宗《伤寒杂病论》,以《内经》“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为核心理论,形成自己独到的中医脑病学术思想。通过熟读经典,勤于临证,先后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跟师学习,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全国名中医王辉武教授。治外感伤寒与温病不偏颇,提倡寒温合一;杂病以五行五脏学说为中心,重视脾胃与阳气,擅用“脾胃学说”与“扶阳理论”治疗杂病,但不走极端,参悟经典,点面结合,兼收并蓄,从而形成以中风病为代表的系统性的中医脑病学术思想。

学术创新

岐黄薪火

基础研究

根据脑血管病的证候特点,提出“中风病位在心,不在肝, 五行系统中应属火的异常,而非风”新论,心火太过则宣通过度,脑血管破裂发为脑出血;心火不及则宣通失司,血管闭塞,发为脑梗塞,心火的太过与不及是中风的总病机。基于此论,以泻心火为主治疗脑出血,以通心脉为主治疗脑梗塞。

病因研究

1、提出阳虚中风论

唐军主任根据多年临床观察及学习,创新提出“阳虚中风论”,并对阳虚证证候要素规律进行总结,提出辛温通阳的治法,是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2、发展外风理论

唐军主任学习历代典籍,发现古人治疗之真中风,依从六淫化风,风从外生理论,“外风学说”属“真中风”,乃机体正气不足,外邪侵袭所致,治法以扶正驱邪为主。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多属神经免疫类疾病,可依古训,遵外风学说,以扶正驱邪为治则。

临床研究

1、以“中风病属火不在风”立法遣方,以泻火平肝法,创泻火平肝汤治疗出血性中风,创续命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以“中风病位在心,不在肝”,以通脉醒神创刺血醒脑法治疗急性脑梗塞。

2、从《内经》“清阳”理论,创升举清阳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3、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关键在治本,着重恢复睡眠节律,调治病变所涉及的脏腑,根据“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基础理论,针对围绝经期肝肾亏虚型失眠症,确立滋肾补肝,宁心安神的治法,创方滋水补肝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

临床思维

岐黄薪火

以阴阳五行辨证理论贯穿患者疾病间期,通过四诊合参,结合脑病诊疗现代技术,尽早明确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正邪双方的对比情况,正确地诊断、辨证、立法、处方用药。

临床擅长

岐黄薪火

1、中风:中风属中医四大难症,为科室优势病种,采用中西医结合,独特的中医疗法方剂结合超早期溶栓、介入手术、早期康复,处于国内中医领域领先水平。

2、重症肌无力:采用升举清阳法与免疫疗法结合,不仅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效果显著,而且通过中药治疗后,可以达到停用激素及免疫制剂,病情完全缓解乃至痊愈的效果。

3、失眠:以“调五脏和阴阳”中药结合耳穴、针刺、艾灸、足浴、点穴等外治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患者依从性高,效果好。

4、神经免疫疾病:采用扶正驱邪从外风理论治疗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脑炎、脱髓鞘疾病等疗效明显。

5、此外,治病求本,辨证施治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癫痫、面瘫、三叉神经痛、焦虑抑郁等疗效显著。

学术传承

岐黄薪火

唐军主任作为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带头人,非常重视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传承工作。层级递进式引进中医高端人才;博物洽闻,每年计划性派出各层级医护技师前往国内知名院校学习脑病治护前沿知识技能;亲自传授和点拨,培养专科中医骨干后备人才,培养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8人,培养师带徒8人,科室医生20余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之中已经有人成为院青年级拔尖人才,在医教研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1、掌握规律,抓住本质:唐军主任在凝练学术思想及诊疗过程中尤其注重抓住疾病本质,掌握规律,剖析病机。每种疾病都有其发生、发展、演变、预后的规律,尤其是结构复杂、功能精密的神经系统,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其特有的病理机制,即核心病机,其所反映的是疾病某一阶段的本质。比如,从心火太过与不及认识中风病,从清阳不升认识重症肌无力等。  

2、梳理主次,纲举目张:要掌握疾病的基本病机,必须全面分析所掌握的临床资料,把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得来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去伪纯真,去粗存精,找出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规律。在分析过程中,一定要把主要临床表现和次要临床表现量化分层,按照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梳理,使之条理清楚。唐军主任一边为学生们抽丝剥茧梳理病例,一边告诫学生临床上不难遇到病机非常复杂的患者,一定要根据他的证候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3、圆机活变,条理清楚:中医是以象思维为基础进行认知生命的,以直观的形象、物象、现象为基础,以意象、应象为特征和法则来类推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从而认知生命、健康和疾病。阴阳五行,病因病机、诊断辨证、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联系紧密,逻辑性强。唐军主任在临证过程中,要求团队加强辨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紧密结合,既要圆机活法,随机应变,也要思路清楚、逻辑清晰,方能做到药达病因。

4、辨证辨病,古今相融:古人对脑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直至东汉张仲景六经辨证,开辨证施治之先河。唐军主任强调中医学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也应参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从单纯的望闻问切四诊过度到五诊,即现代医学检查。中医脑病辩证应该与现代医学检查相结合,结合辨病与辨证,融合古今之术,提高临床疗效,造福一方百姓。

从医三十余载,唐军主任一直铭记老师王永炎院士说过的话:“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不能丢,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

岐黄薪火 | 工作室依托科室

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

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庆市中医重点学科,始建于1998年,建立了重庆市脑病重点专科研究室和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工作室。科室以“科学规范、仁心高效”为理念,旨在为广大的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为“健康大脑”保驾护航。科室授牌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睡眠中心,有神经重症监护、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康复中心。科室综合实力雄厚,既具备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急诊急救能力,同时具备脑病疑难罕见病诊疗能力;既具备早期康复与慢病管理能力,同时也具备高风险筛查与卒中二级预防能力,专科中医参与度高,群众口碑好。

现设有门诊、病房、NICU、神经电生理室、国际标准化卒中中心、睡眠中心、中医特色治疗室、中医综合治疗室、运动/作业/PNF训练康复室等,是融急救与康复、中医与西医为一体的脑病特色专科。病区开放病床102张,包含专科重症监护室床位11张;门诊拥有睡眠、中风、眩晕、帕金森专病门诊8间,年出院病人3000余人次,年门诊量60000余人次。目前科室医护团队8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7人,医学博士10人、硕士28人,康复治疗师7人,神经电生理技师10人,心理咨询师5人。科室是 2018、2019 香港艾力彼最佳临床专科,国家高级卒中中心,重庆市中医卒中联盟会长单位,重庆市中医卒中专委会、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中医神志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擅长中风、眩晕,痴呆、帕金森病、癫痫、睡眠障碍、心身疾病、头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系统变性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诊疗。

人才培养

作为国家级规培基地神经内科教研室,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近5年科室已培养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 8 人,师带徒 8 人,进修生 52 人,规培生 300 余人,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6 项。针对不同层级学员的培养目标不同,制定专科特色带教计划,结合科室业务核心和带教教师专长,做到有的放矢,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学术动态和交流

科室主办国家级中医药循证技能培训大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脑病新进展研讨班,组织骨干人员多次参与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中国卒中大会以及中国西部睡眠医学大会等学术交流,在中医脑病领域分享独到经验,把握脑病发展的时代脉搏,传承中医脑病的学术思想。

业务辐射

脑病科已逐渐发展成为医教研齐头并进的中医特色鲜明的综合科室,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的实力除本市以外,已经辐射至云、贵、川、黔等地区,在专业领域内有口皆碑。

核心动力

坚持以提高脑病综合救治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中医特色优势和临床科研人才为抓手,作为科室发展的核心动力。围绕卒中中心、睡眠中心的建设发展,科室多年来深耕不辍,总结“中风急性期”、“失眠”、“眩晕”的诊疗经验,规范临床路径,优化诊疗方案,不断挖掘潜力,发挥中医优势,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实现科室每年服务能力增长20%以上。

专科能力

科室率先在全国中医系统创建高级卒中中心,科室脑血管病综合救治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牵头建设重庆市“中医卒中联盟”,覆盖全市所有区县,推广刺血醒脑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适宜技术,惠及 10 多个区县 10 多万人群,1 万多患者。建设睡眠中心,推广睡眠筛查,宣传脑病治未病思想,每年服务一万多失眠患者。

科研能力

科室人才梯队逐步成型,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科研创新后劲较强,先后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GCP 临床药物试验 2 项,主持省部级、厅局级课题 24 项,科研经费 500 余万元,专著 6 部,专利 9 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行医近三十载,唐军主任一直带领团队深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名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同时加强现代医学知识的学习,中西并重,提高临床疗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守正创新,推动中医事业进一步发展。他始终坚守在临床第一线,坚持每周4天门诊,查房2次,年门诊量8000多人次,指导查房万余次,参加院内和市内会诊。考虑到许多外地患者远道而来求医不易,不管再晚,他都会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多年来他从没有休过工休假,把自己的电话向所有患者公开,无论何时何地,病人都能第一时间找到他;无论多忙,他都会耐心解答病人的问题,用他的话说:只要病患需要我、信任我,我就会时刻在他们身边。多年来,患者们都亲切称他为“脑血管病守护神”。

往期精彩推荐

岐黄薪火 第12期 | 吴斌:研经溯旨师古不泥古,双向燮理治痹不离湿


岐黄薪火 第11期 | 熊维建:守正创新扬国粹,水火既济平阴阳


岐黄薪火 第10期 | 刘华宝:十年一剑 肝胆相照


文稿:赵玉华 胡琛 唐军

编辑:王瑞娜

校对:鲍   佳

责编:陈   英 

审核:徐衍笛 史文俊 庄文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